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知识百科 > 膜结构设计

钢结构中为何常用铰接而较少采用刚接

时期:2025-04-17 08:22:17 点击数:0

在钢结构中,铰接和刚接都是常见的连接方式,但实际应用中铰接的使用频率往往高于刚接,这主要基于结构受力特性、施工便利性、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考量。




 一、结构受力特性的适配性

1. 内力传递需求  

    铰接:仅传递轴力和剪力,不传递弯矩,适用于次要构件或受力明确的部位(如次梁与主梁的连接)。  

    刚接:需同时传递弯矩、剪力和轴力,适用于主要承重构件(如框架柱与梁的连接)。  

   案例:工业厂房中,次梁常采用铰接以简化计算模型,而主梁与柱的连接则需刚接保证整体稳定性。


2. 变形协调性  

    铰接:允许节点自由转动,适应变形能力强,适用于温度应力较大的结构(如大跨度桁架)。  

    刚接:限制节点转动,刚度大但可能因变形不协调导致应力集中。




 二、施工便利性与效率

1. 构造复杂度  

    铰接:构造简单,通常采用螺栓连接或销轴连接,无需现场焊接,施工速度快。  

    刚接:常需现场焊接或高强度螺栓预紧,工艺复杂,对施工精度要求高。


2. 质量控制  

    铰接:质量易保证,螺栓紧固度可通过扭矩扳手控制。  

    刚接:焊接质量受环境、焊工技能影响大,易出现焊缝缺陷。




 三、经济性考量

1. 材料用量  

    铰接:连接板尺寸小,螺栓数量少,材料成本低。  

    刚接:需较大的连接板和加劲肋,钢材用量增加。


2. 维护成本  

    铰接:螺栓松动或销轴磨损时更换方便,维护成本低。  

    刚接:焊缝开裂或螺栓断裂时修复困难,维护成本高。




 四、设计灵活性与容错性

1. 内力重分布  

    铰接:允许构件在极限状态下发生转动,内力可重新分布,避免局部破坏。  

    刚接:节点刚度大,内力集中,易导致局部应力超限。


2. 容错性  

    铰接:对施工误差的容忍度高,连接板安装偏差可通过螺栓调节。  

    刚接:对焊接变形和螺栓预紧力偏差敏感,需严格控制施工质量。




知识百科

膜材品牌

Copyright © 2006-2023 深圳市诺科空间膜结构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9124677号 XML地图

QQ客服
服务热线

24小时服务热线

138-2526-2292

微信咨询
诺科膜结构欢迎咨询
返回顶部